有研究公司發表最新報告,指 2017 至 2018 年,有超過三百個首次代幣發行(ICO)計劃,足足佔整段時期 ICO 項目的 1/3 是未曾上過交易所,也即是說,是沒有交換價值的投資項目。而當中有 7 成也跌破發行價,成績慘淡。
推出研究報告甚為頻密的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研究公司 Diar 本週一的新報告研討多個 ICO 今年的表現。研究發現,去年至今,有 324 個 ICO ,足足佔整段時期 ICO 項目的 1/3 ,是未曾在交易所過架,也即是說,投資者無法循最主流的途徑放售,是接近沒有交換價值的投資項目。該批無法上交易所售賣的代幣,總值 23 億美元。未能上架代幣背後的團隊,甚至不能提供代幣供應及分配的資訊。
該報告又指,除了白皮書(Whitepaper)外,很多 ICO 項目沒有任何實質東西產出過,上架代幣背後的團隊甚至不能提供代幣供應及分配的資訊。而就算有產出的 ICO 計劃中,不少代幣未能保持發行價格,其中有 7 成都是低於發行價格。而 10 之有 7 的代幣更未能打入報價網站 CoinMarketCap 的前100名加密貨幣、沒能達到投資者預期,更加劇「破發」效應,意指低於發行價值。報告中指出,頭五大「蝕錢項目」分別是 Sirin Labs、PumaPay、Envion、Paragon 及 Bancor。如果參與其中,各個計劃的投資者分別共蝕 1 億 4 千萬、1 億美元、9 千 6 百萬、9 千 2 百萬與 8 千萬美元。
加密貨幣媒體《U.Today》早前報導,超過 800 個 ICO 團隊 18 個月內已經「走佬」、消失於加密貨幣市場。因此,不少人猜測幣民對 ICO 的興趣減少,更指 ICO「走佬」的同時,將眾籌獲得的以太幣於交易所上大量拋售,引致以太幣價格下跌。
雖然 CoinMarketCap 顯示加密貨幣市場總值 2.17 億美元,但 Diar 表示,這是額歸功於前五大加密貨幣及穩定幣。當中 CoinMarketCap 上近 2,000 種加密貨幣的總市值都不超過 3,500 萬美元。另一個研究重點是,2017 年的 ICO 總價值亦不到 22 億美元,相對加密貨幣市場總體 。